股票回购:提升股东价值的双刃剑
来源: | 作者:陈少衔 | 发布时间: 2024-08-14 | 6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投资中,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资本配置能力尤为重要,当一家公司通过经营获取自由现金流后,可以选择保留现金、扩大生产、外延并购、分红以及回购,而管理层如何抉择将大大影响长期股东的利益。于A股而言,上述方式中,回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么,回购是一种好的股东回报方式吗?

将回购的股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是A股市场最为普遍的做法。这种方式虽然短期内可能对股价有正面影响,但其对长期股东利益的贡献则需要更多的考量。一方面,它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公司的薪酬支出;另一方面,部分公司的激励计划解锁条件过于宽松,使得激励效果存疑。即使解锁条件比较严格,也有可能将管理层和员工引向注重短期增长速度,而忽视长期发展质量的路径上。因此,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是否有利于提高长期股东回报,需要仔细审查相关方案是否合理。

回购后注销股票,可以减少公司的总股本,从而提高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这种做法在美股市场较为常见,而在A股市场则相对少见。对于中小股东而言,这种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无需缴纳分红税,且在股价上涨后拥有更大的变现自由度。为何这种方式在A股并没有广泛流行?个人猜测原因在于,A股大部分公司的管理者股东回报意识不强,通过分红大股东可以直接获得现金,而回购注销的好处还需要通过减持才能兑现。因此回购注销对小股东更有利,而对减持有一定限制的大股东相对不利。因此大股东更加欢迎分红及其他方式,即使分红需要交纳一定的税收。

另一方面,回购的时机、价格及公司资金的机会成本也是需要考量的。如果公司有好的项目需要现金投资,而这个项目的回报率好于回购的潜在回报率,则应优先投资到项目中去。同时,如果股价已经远高于公司的内在价值,那么回购注销则可能反而会损害股东利益,降低股东回报;相反,如果股价远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此时回购则会大大有利于长期股东的回报提升。

巴菲特在2022年股东大会回答提问的的时候说道:“每次买入股票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能再多跌一段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买到更多。就算我们买完了,把资金用完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买的股票继续跌。继续跌,公司可以接着回购,我们的持股比例随之上升。股价越低,同样的回购金额可以注销掉的股份数越多,则回购注销对于长期投资者越有利。

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而言,理解回购背后的逻辑和潜在影响至关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回购可以是提升股东价值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只是一种短期的市场操作,对长期股东利益的贡献有限。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回购行为的监管,确保其真正服务于股东的长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