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资,是投资于自己。”
—沃伦·巴菲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无疑是自我投资的最佳途径之一。每一次读书会的交流和分享,都是我们个人与公司一同成长和智慧积累的宝贵时刻。书籍,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投资自我的同时,也投资于一个更加明智和丰富的未来。
5月31日,以“价值发现,成长股的黄金法则”为主题的2024年丰熙投资读书会第三期活动圆满落幕。在公司领导及同事的热烈支持下,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费雪大师《怎样选择成长股》的智慧海洋中。
一、书籍简介 在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中,他提出了15个关键原则,指导投资者如何挑选具有强大管理团队、持续创新和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费雪强调,投资决策应基于深入分析公司基本面,包括市场环境、竞争优势和研发能力。 书中还讨论了买入和卖出股票的时机,建议投资者根据公司的成长性和市场趋势做出决策,而不仅仅是股价的便宜。同时,费雪提醒投资者在卖出时要考虑到公司基本面的变化。 此外,费雪分享了避免投资错误的方法,包括识别并避免心理偏差和非理性交易行为。他鼓励投资者寻找那些能够持续成长并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公司。本期读书会中,我们将分享书友各自对书中原则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投资中的应用经验,进而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二、书友分享 书友分享心得无疑是我们读书会最精彩且富有成效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位书友都积极准备,他们不仅深入阅读了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更是从自己的实际投资经验出发,将书中的理论与个人实践相结合,为大家提供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心得分享。 在读书会中,书友们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经验,解释了如何根据书中原则挑选有潜力的股票。他们分析了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业地位和市场潜力,帮助大家深入理解投资原则,并激发了对策略的思考。此外,通过互动问题,书友们探讨了如何将这些策略应用到不同市场和投资场景,加强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交流。这不仅提升了参与感,也促进了智慧的碰撞。 杨镇飚: 在阅读了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后,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书中不仅提出了15个选择成长股的原则,还强调了对企业深入分析的重要性。我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这些原则归纳为几个关键点:寻找具有潜力的公司、关注其升级与创新能力、良好的销售业绩、高利润率、优秀的人事关系管理,以及财务诚信。 书中的一个核心理念是闲聊的妙用。我发现在招聘过程中,通过与应聘者的闲聊,可以洞察其责任心、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和乐观态度等,这与选择股票时对公司的初步了解非常相似。在招聘时,我们也会进行背景调查,以验证候选人的真实情况。此外,通过与行业内的同行交流,可以获取更多关于公司运营的真实信息。 另一个体会是关于寻找具有潜力的股票。就像选择金鱼一样,不能只看它们当前的大小和活力,而应考虑其长期的成长潜力。在手机行业中,我曾是LG手机的忠实粉丝,但随着市场的变化,LG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大品牌,也需要不断创新和重视用户体验,否则也会被淘汰。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利润率的重要性。我想到了北京料器厂的例子,它曾经是一个非常繁荣的行业,但由于原材料的断供、工艺的失传、市场竞争以及内部管理问题,这个行业逐渐衰退,甚至面临失传的风险。无论是选择股票还是经营企业,都需要考虑人事关系、管理层次、财务诚信等因素。良好的人事关系和合理的管理层次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诚信是公司与员工、股东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通过这些体会,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费雪在书中提出的原则,并将在未来的投资实践中加以应用。 黄际超: 书中不仅提供了选择成长股的15个原则,还强调了深入分析企业的重要性。费雪的观点非常实战,相比芒格等大师偏道的层面的叙述,费雪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 在讨论公司幸运且能干或能干所以幸运时,我们需要对公司进行定性分析,这直接影响到对公司估值的判断。最好的情况是公司既处于一个好行业,有好的商业模式,管理层也具备优秀的能力,这是幸运且能干。然而,大部分行业都具有周期性,有些行业可能长期下行,而有些则下行后能恢复增长。即使在不利的行业中,有能力的公司也能实现突破,这是能干所以幸运。 疫情期间,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家公司,则这家公司因为有效的疫情管控而成为能干所以幸运的例子,世界停工停产的订单都“幸运地”砸到了我们身上。在微观层面,一些公司因为高效的运营卡在疫情爆发前完成了认证,可以承接较多境外订单,而有些行动迟缓的公司办事效率较低,因为没有境外的认证,疫情期间认证的开展受到了物理阻隔,这样业务一下子就落后好几年。 刘方楠: 本书《怎样选择成长股》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智慧,我特别选取了书中关于优良普通股的15个原则和保守股的4个要素进行分享。尽管黄老师已经覆盖了许多要点,我会尽量避开重复,聚焦于一些特别的收获。 首先,书中原则一涉及“幸运且能干”的公司,这不仅指公司处于有利的行业位置,更强调管理层的能力。例如,即使在行业整体衰退时,一些公司仍能依靠自身的优势保持增长。这让我思考,在宏观经济或行业不景气时,哪些公司能够依靠战略和运营效率突出重围? 书中提到在经济不景气时依然能赚钱的公司,这类公司往往拥有成本优势,能在市场好转时获得更多利润。这让我意识到,选择股票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公司的基本面,包括它的成本结构和市场定位。在讨论管理层在现有产品潜力耗尽时,是否有决心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某医药龙头的案例表明,早期的创新和转型投入最终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强调了对公司未来潜力的预见性和管理层的前瞻性。 在讨论利润率时,书中指出,高利润率通常意味着公司是行业领导者。同时,那些能从低利润率实现转型的公司也值得关注,它们往往在周期性行业中表现出色。不仅如此,费雪还强调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销售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专利森林来保护公司的竞争优势。此外,公司对短期和长期利润的管理,以及融资活动对股东权益的影响,都是投资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中药行业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市场对一个行业的整体看法如何随时间和政策变化而转变,从而影响公司的估值。这提醒我们,投资时不仅要考虑公司的内在价值,还要关注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趋势。本书提供了一套具体的投资框架,从信息收集到对公司管理层的评估,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一本理论丰富的书籍,更是提供了一套可以立即付诸实践的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投资需要深入分析和理性判断。我们必须超越表面的数字,理解行业趋势、公司战略以及管理层的能力,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 陈少衔: 《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套详尽而实战导向的投资框架。作者不仅列举了选择成长股的15个原则,还具体阐述了从闲聊法搜集信息到决定买卖时机的一系列步骤,旨在指导投资者如何精准评估和选择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股票。 书中首先提出了闲聊法,这是一种通过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行业专家以及公司前雇员等不同对象的交流,来全面了解目标公司的优劣势、市场前景和管理状况的技巧。作者强调,通过闲聊可以获取市场空间、研发实力、销售效率、利润率和管理质量等多方面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公司是否符合成长股的标准至关重要。 在讨论买入时机时,作者建议投资者要善于利用市场的误判,寻找那些利润即将改善但市场预期尚未体现在股价中的公司。此外,作者也指出了两种主要的买入时机:一是新产品开发的时间表不达预期导致股价下跌时;二是优秀公司在探索新产品或业务时犯错误导致利润下滑,但有明确改善计划并开始反映在利润回升时。 关于卖出股票的时机,作者明确指出三种情况:最初买入判断错误、公司基本面随时间变化不再符合成长股原则、或者发现了明显更好的投资机会。同时,作者也提醒投资者避免因担心大盘下跌、市盈率看似过高或股价已累积涨幅而轻易卖出股票。 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分红政策的稳定性,认为稳定的分红政策能吸引稳定的股东群体,反映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作者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应重视那些能够持续提供稳定分红的公司。 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作者建议将公司分为三类:根基稳固的大公司、中等市值的行业领导者和创业型小公司,并根据公司类型和风险程度合理分配仓位。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保守型投资的四个要素,包括宏观、行业和公司三个层面的综合评价。 最后,作者指出投资者在评估股票价格时,应关注金融界对市场、行业和公司的评价,以及这些评价与公司真实价值之间的差异。他强调,投资者需要具备判断力,以确定公司的真实价值是否被市场高估或低估。 通过这些具体的原则和策略,投资者可以更加系统和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怎样选择成长股》不仅提供了宝贵的投资智慧,还鼓励投资者深入研究和理解市场动态,以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